-
邓铂鋆:又看病又科研,医生承担的是不是太多了?
关键字: 论文造假代写论文论文撤稿医生学术丑闻此时又恰逢高校和医院追求科研与论文,客观上对科研能力等于临床能力的错位推波助澜。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不单是普通的治病医生,而应该是医学科学家、医学教授、医疗技术的创新者。
但科研这事也是“一将成名万骨枯”,一位成功医学家的背后,需要无数人默默奋斗在鼠笼前,还要保证临床工作的运转。
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是世界平均的6成,是美国的三分之一;科研投入占GDP的比例更不能沿用发达国家的标准,虽然校长和院长们盯着的排行榜都是发达国家的,可是研究生的津贴一个月只有二三百元,研二开始就能给医院值夜班了,因医德问题被病人投诉一次还得罚一百块,多好的人才啊!
自然,对学术的追求和对学术民工的需求,让顶级医院必须把学术作为重要的人才考核手段。尽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制的建立,让医学新人不用选择科研也有条件在高水平医院学习临床技能,但是顶级医院是唯一能够实现体面医学梦想的地方,吸引了一茬又一茬的医学新丁为之倾倒。
在顶级医院,学术是向上的自古华山一条路。学术和临床的重压,让青年医生的猝死在社会新闻版块格外扎眼,也造成了一波又一波学术丑闻的频繁发生。
学术不端有错,但挑拨医患关系就是另一回事了
学术不端行为,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任何借口。据微博博主@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调查,本次遭撤稿的论文,存在几种情况:1. 内容和投稿均由第三方公司造假。2. 内容真,第三方虚拟了评审专家。3. 内容真,根据杂志社推荐的第三方专家评审,但恰好那些专家是过去第三方公司虚拟的假专家。这三种情况显然面临着不同的问责。
同时,根据论文署名原则,论文工作的主要完成者或第一主笔通常是论文的第一作者。由于学生、博士后等人员的流动性,论文往往署名导师作为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直接与编辑部沟通改稿事宜。惯例上,为青年学者提供主要学术观点指导其研究的资深学者充当通讯作者。一篇论文的主要责任人基本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的其他作者根据对论文的贡献程度不同依次署名。在论文内容为真但被第三方公司所误的情况下,第一作者都不能一棍子打死,其他作者更为无辜。
在责任主体不明的情况下,问责医生甚至挑拨医患关系显然是不对的。
但比起又一轮针对医生群体的发难,更让人震惊的是这戏剧性的一幕:
北京协和医院查证,日前媒体罗列的撤稿论文作者中涉及到的吕某,并非该院医生,而是从山东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前来做课题的学生。很多研究机构都有这样“挂单和尚”式的外校研究生,前来做几个母校完成不了的实验就走。据媒体报道,山东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韩某、吕某团队的论文涉及了16名作者,影响面很广。
但据笔者查证,吕某撤稿论文是采用“元分析法”对其他学者统计数据的再分析(所谓元分析法,即对具备特定条件的、同课题的诸多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一类统计方法。也就是用别人论文中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论文的通讯作者系冒名,多位合作者实际是他的分析对象论文的作者,包括韩某在内的合作者表示对“合作”一事或“合作”细节不知情。
吕同学是山东一所大学2015年的毕业生,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硕连读)。吕同学跨界颇多,在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科学颇有建树,可惜这次三篇论文被撤稿了。他的论文连累了包括母校在内的多家学术机构和多位有影响力的学者,还有即将毕业的同门博士韩某。韩博士正忐忑地为从天而降的撤稿论文署名等候学校的处置意见。
据笔者查证,吕同学在校期间表现良好,堪称“学霸”。除了论文入选国际刊物,他获得了校级科技创新奖,并完成了大部头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目前笔者及涉及多方均未能联系到吕同学。一贯的优等生吕同学或许在向我们描绘学术界的前景:浮躁风气普遍化,学术失范低龄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guancha.cn/DengBoZuo/2017_04_26_405405_2.shtml
- 责任编辑:小婷
热门评论 6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91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全部楼层海龙前面的基本同意,但你说“医学院学生都是高考的佼佼者”这个话二三十年前说没错,现在不一定了。很多学医学都是调剂来的。这也是一个问题。调剂来的能熬到毕业吗?真有点替他们担心。
- 幸福可乐客观的说一句,那种变态追求论文的不算,正常要求水一、两篇论文才能评职称的有什么不对?
不是说要素质教育么?你毕业后工作那么多年,写一篇工作经验总结都做不到么?既然大医院入职的门槛都提高到博士了,那么要求你发几篇论文很过分么?堂堂博士都写不出象样的论文,你这博士也太水了吧?(观网的前小编周顺子不也四天一篇原创评论的频率刷业绩么)嫌标准太高,当然可以去二级医院、乡卫生院混呀!大家都希望三甲医院的大夫有水平,够得上名医的标准,那么如何在晋升前判定?发几篇论文是最简单的方法。领头的大医院被要求在医术上有所突破,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熟练工集中营。强制要求大医院大夫发论文证明自己在医术上有所创新突破是很合理的要求。
再次强调一遍,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水平发那些高大上的论文,可以去二级医院、社区卫生中心混。医学院每年毕业那么多学生,不是个个都有资格进大医院的,知道医学院学生都是高考的佼佼者,最后的晋升考试要求高点并不过分!前面的基本同意,但你说“医学院学生都是高考的佼佼者”这个话二三十年前说没错,现在不一定了。很多学医学都是调剂来的。这也是一个问题。 - 全部楼层观察者网用户_10837医生有不同的专科,所以医师资格考试就有很多不同的类别。这几年儿科和急诊医生大量流失,所以医师资格考试专门针对这两个专业降分录取,可惜还是招不够人。百度"儿科 降分"就知道了。哎,儿科医生是最难创收的,因为小孩子没办法大量用药。不过我听说即使在美国,儿科医生的待遇也是相对最低的。
- 做了一个高难度手术,然后把手术记录与总结报告整理整理,就是一篇好的论文。很多生化的SCI论文也就差不多是一篇实验报告,一样道理。我倒觉得没必要把临床与研究完全对立起来,正如在高校不应把教学与科研对立起来一样。
- 不过话说回来,我认为医学发文章相对是比较容易的,和生物化学容易发论文一个道理。君不见一年水几十甚至几百篇SCI的都有,这在别的学科特别是文科根本不可想象。不同学科发论文的难度确实不一样。
- 2333315这些医生看着都心疼,已经够忙的够累的了,再想到自己……国家就不能让基层安安心心做一件事吗?!国家好像出台了文件,基层医生教师取消发论文要求。
- BioProperEpoch《肿瘤生物学》每年10期,每期刊出100-140篇文章,这是很少见的“高产量”学术期刊,而文章主要来自中国,少量来自亚洲其他国家。每期10-15%的综述文章,这也是很少见的现象。一般新创期刊会邀请“大家”写综述,聚些人气,可以理解。但是长期如此,在行业少见。
查看该刊2016年下半年的3-4期,每期背后都有撤稿通知,这也是很少见的。
----结论,这个期刊就是为了骗钱。一般也不建议在这些水刊发文,发了反而适得其反。 - 全部楼层观察者网用户_140244此评论已被屏蔽我来挖坟回复你,医生的职业结构已经出现倒金字塔,某些科室如儿科几乎后继无人。然后你再好好想想你认为医生真的这么好当么?
- 全部楼层BioProperEpoch问题是人家MD的现有本科学位。Before entering medical school, many schools require that students complete a four-year undergraduate degree and take the 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 (MCAT); however, some medical schools require only a certain amount of undergraduate coursework (but not degree completion) before the start of the medical curriculum
-
山东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韩某、吕某团队
吕同学跨界颇多,在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科学颇有建树,可惜这次三篇论文被撤稿了
===========================
作者好像也是山大的,这么阴阳怪气地挖苦自己的学校同学,好么? - 这些医生看着都心疼,已经够忙的够累的了,再想到自己……国家就不能让基层安安心心做一件事吗?!
- 观察读者应该说现在的技术晋级制度缺陷严重,在学校老师有时间搞学术研究,写论文是可以的,但是,在医院和企业就非常不现实,大量的岗位是职业性的,对你的要求是做好工作,具体工作内容虽然要求很高的技术和知识,但是,是整个流程中的组成部分,而且涉及病人或企业的秘密,不可能发表文章,也不是一个人的功劳。
现在需要实事求是,采用一种更为符合现实的技术晋级制度,这种晋级制度的基本目标是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医生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解除病人的痛苦,尽可能降低患者和家属的负担,大部分医生不需要进行科研。医院里绝大多数工作是重复性得,没有创新可言,只需按照相应步骤做就是了。卫生部多年来不是一直在加强标准化吗?让全国医务工作者对这些工作写总结性论文,有多大得价值?现行的职称制度在制造垃圾论文方面效率绝对是一流得。 - 养猪网标题一如既往的让人震惊,
- 全部楼层形而不上学——是这样啊?骗钱的期刊太多了,纯粹就是为了评职称而存在。 有些期刊你买一本看看,里面都是些啥玩意。。
- 四姨大的收银员又来发表文章了
- 全部楼层wolfshadow上班时被病人整的焦头烂额,下班后被论文职称整的焦头烂额不会看病的医学教授,你会相信他的论文不是空想主义?临床经验越丰富,越能让他看清临床上的缺陷与不足,激发自己的灵感。有了足够好的体验和想法,才能写出足够好的论文,才能明了科研的攻关方向。
- 气吞万里如虎在西方民主自由价值观的催化下,我国群众都已经是造假高手了,谁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的医生都被逼成了造假高手,那么国外恐怕早已彻底沦陷了吧
- 观察者网用户_140244每次遇到抱怨自己行业辛苦的人,我都劝他换一个行业,可是并没有人愿意换。当你投入八年还没结果的时候你就明白放弃是怎么样的心情了。 另外 留在临床一线的并不多
- 在西方民主自由价值观的催化下,我国群众都已经是造假高手了,谁也不例外。
- 还挨打挨骂冒着生命危险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23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16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09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7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92今天我访谈了一家浙江的外贸企业,分享下业内人士对这轮贸易战走向的判断评论 133 赞 263“我有三个儿子,现在过成这样了,我要是有个女儿,我也不至于此”评论 113 赞 124“亚核武器”——媒体创造的伪概念罢了评论 107 赞 275中国人想要真正建设非洲,就必须超越“提款机思维”评论 103 赞 167当初我认为LGBT活动是进步和文明的,近年来我注意到这背后境外资金的支持评论 86 赞 298某些国家想以中国为代价与美国达成协议?这是“与虎谋皮”评论 76 赞 39中国很久没有京东这样的企业,否则一味内卷与压榨社会劳动力,造成中国三输的局面评论 70 赞 2110“如果中美爆发冲突,美国需要准备好损失几艘航母”评论 68 赞 11最新闻 Hot
现在需要实事求是,采用一种更为符合现实的技术晋级制度,这种晋级制度的基本目标是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医生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解除病人的痛苦,尽可能降低患者和家属的负担,大部分医生不需要进行科研。
查看该刊2016年下半年的3-4期,每期背后都有撤稿通知,这也是很少见的。
----结论,这个期刊就是为了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