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拉格·康纳:治大国如烹小鲜,放多少民主比较好?
关键字: 新加坡瑞士【随着”两会”的召开,代表们把从民众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传达给党中央,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要求,既反映群众呼声、体现人民民主,又便于政府准确把握政策方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许多实行选举民主的西方国家缺少这样的制度,议员们更多操心选区内部的利益分配,难以进行长远战略规划。民主制度与专家治国应如何有机结合?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与全球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帕拉格·康纳在新著《美国的专主制:信息国家的崛起》中,以瑞士和新加坡为原型,提出一种无关民主、重视治理质量、由专家集体领导的治理范式——“专主制”。
经作者授权,观察者网翻译全书并将在近期陆续以连载的形式刊登中文版,本文节选自原书第二章“如何治理一个国家”的第一、二节“瑞士:小而不倒”以及“新加坡:从公众同意到政治协商”。观察者网杨晗轶译。】
《美国的专主制:信息国家的崛起》
瑞士:小而不倒
作为全世界延续至今最古老的共和国之一,瑞士联邦从1291年以来一直奉行直接民主制度。18世纪的哲学家让-雅克·卢梭认为,直接民主使瑞士人成了全世界最幸福的人,而幸福指数正是瑞士、挪威、新西兰等小国领先全球的众多指数之一。从1848年26个州组建联邦至今,瑞士全国举行的公民投票次数占全世界半数以上。走进任何一个村庄,你都绝不会错过那亮橘色的公告牌:“Heute Abstimmung!”(“今天投票!”)各地社区时常召开集会,商讨公共支出等议题,频率可高达每月两次;此外还针对国家和地方议题开展季度问卷和公投 。选民投票率长期维持在健康的50%,在重大或有争议的问题上,这个数字还会更高。
瑞士政府不但信任人民,也赋予他们权力。在不久的将来,瑞士将在全国范围内把投票年龄门槛降低至16岁(目前只有一个州允许)。公民教育和基础金融知识的普及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人们在实践中学习。直接民主会导致分歧,产生论战,但也能建立信任;人们既然自己做出决定,便不能怪政府。“瑞士人已不再相信教会和宗教,”伯尔尼大学教授里托·史坦纳笑着说:“他们信任评议会、学者和专家。大概是因为顾问太贵了。”
过时的、主观的宪法条款——例如美国宪法关于公民持枪的第二修正案——从来无法束缚瑞士人。只需征集10万个签名,瑞士公民便可以发起全国性倡议,提出新的法案,甚至修订宪法,也可以通过公投来否决现有法律。(注:在德国和意大利的议会选举中,选民越来越倾向于投票给承诺直接民主以及公投机会的候选人。)议会可以针对公民原始提议进行反对投票,联邦委员会也可以发言劝阻,但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公民们手中。即使公民意愿与现行宪法不一致,也将得到支持与保护。例如,2009年瑞士公投决定禁止建造清真寺尖塔,而这样做有违宪法保护的言论自由。对于反叛资本主义传统的倡议,瑞士人也同样持开放态度。近期的几个运动,包括降低企业高管薪酬使其不超过初级员工12倍;结束有利于富人的单一税制;禁止央行出售黄金;将最低工资标准定在全球最高的每小时25美元,都功亏一篑未能成功立法,但发出的信号是:即便出于避税的原因,瑞士成为全欧洲许多高收入企业总裁的居住地,瑞士人仍然笃信竞争环境的公平性。
瑞士的包容与普惠性,不仅是政治上的,也体现在社会制度中。瑞士是全世界人均医疗保健和教育花费最高的国家。虽然该国医疗保健体系完全私有化,但其覆盖率却达到了100%,政府只为最贫困的公民提供补贴。因此,全国性医保成本只占瑞士GDP的3.5%;而这个数字在美国则高达8.5%,并且人口覆盖率不足80%。
瑞士各州都有自己的分布式税收和预算体系,因此即使部分地区面临财政压力,也很难在其他地区触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另外,虽然瑞士堪称稳定民主国家的典范,但决不可忽略其高度专家统治的实质。瑞士拥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官僚阶层,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监督着税收政策的连贯一致性;确保着所有人无例外地遵循法治;管理着列车像钟表一样精准运行。以技术专业性为尊,不仅体现在瑞士政府层面,也同样体现在整个劳动人口的精神面貌上:瑞士工人训练有素、竞争力强、生产力高,几乎从不罢工。可以说,瑞士至臻完美的高效性并非来自民主制,而是来自专主制。
作为全球顶尖的民主国家,瑞士十分清楚民主不足以应付治理的复杂性。史坦纳教授担心,瑞士作为高标准、高效率国家的代表,其地位正在下滑,逐渐被新加坡等国家取代——不久前新加坡在世界银行公布的“营商便利指数 ”排行榜中力压瑞士位居榜首。如今的新加坡,正像瑞士手表般精确运行。为了摆脱众多西方民主国家遭遇的信任危机,瑞士领导层已经开始研究新加坡,寻求把治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杨晗轶
-
马斯克靠这6张娃娃脸发动“闪电战”,美国哗然 评论 255特朗普抛出震撼发言:美国将接管加沙 评论 442这时候,她对华态度“软”了 评论 192“中方反击较为克制,留了余地” 评论 188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评论 295最新闻 Hot
-
“中方反击较为克制,留了余地”
-
“反美联盟正在形成!他拔枪就射,极其危险”
-
要起诉DeepSeek?他回应了
-
账对不上了…
-
普京:要不了多久,欧洲会继续对特朗普“摇尾巴”
-
坠毁“黑鹰”女飞行员曾任拜登军事社交助理,飞行时长450小时
-
特朗普承认:关税也许会让美国人“痛苦”
-
“史上最愚蠢的贸易战!”
-
加拿大群情激奋:报复红州,报复特斯拉!
-
美国一客机发动机起火,乘客被紧急疏散
-
要被特朗普关税大棒抡到,欧盟这时候想到中国了?
-
“霸榜全球140个市场”,拉新最多的是…
-
他罕见“认错”:在这方面,我们一直站在历史错误一边
-
“政治清洗”?数千名FBI特工被“拉清单”
-
他写的这篇小作文,竟是英伟达市值蒸发6000亿美元的重要催化剂
-
他俩首会面,“谈了DeepSeek和AI芯片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