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燕京学堂观察
今年这个大学暑假开始的有些不平静。当观察者网首届大学生新媒体夏令营开始的时候,那边厢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火了。针对这个投资数十亿、校方号称与国际接轨的“高大上”项目,多位北大师生发文批评该项目决策不透明、学制不科学、选址粗暴等等,几大媒体争相报道,中间更出现保安与学生纠缠的插曲,直到7月9号召开师生交流大会之后,消息依然断断续续不绝如缕。7月24日,北大校方会议决定选址不在静园。同时,著名学者甘阳与刘小枫撰文批判燕京学堂是租界学堂。北京大学学生的事情,一向都是全中国大学生的事情。此事通过人人网、豆瓣等学生用户为主的新媒体迅速为全国大学生所知。在大学生并非主流的微博上则反响一般(静园声音帐号粉丝只有一千出头)。在关于事件的各种表达中,资本、官方、师生、外国人、抗议、记忆等等词汇出没,似乎什么元素都有,却没能最终演化为一幕时代大剧。即便从东方早报到人民日报对此事都有报导,但整个事件始终保持着“茶杯里的风暴”级别。北大这个茶杯不是一般的茶杯,也从来都拒绝做一个普通的茶杯。这里的风暴往往也具有晴雨表的功能,值得人们观察。观察者网夏令营十多位学生成员,学历与北大无缘,却或多或少曾有过北大梦。在北大待过四年的人就更要做梦了,也容不得梦境被侵扰。此番师生抗议激烈,可谓近年来少有。按照一些媒体的话来说:北大被燕京学堂顶上了风口浪尖。网上甚至流传一封匿名“致党中央的公开信——吁请停办燕京学堂”,字里行间上纲上线,满满的殊死斗争气氛,一副山雨欲来的态势,令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北大师生的激情令夏令营神往,上纲上线的帖子和传闻又让他们惊讶。就让夏令营以旁观者的姿态观察,这个夏天北大惊梦为哪般? 【专题制作:郭光昊 刘楚楚 张红日 郭涵 梁玉振 冯雪 徐书婷 祁东煊 鄢佩 李晽 贺俊达】 【专题指导:余亮 朱康琪】
-
到哪儿去找真君子?博雅与老炮的两种出路
精英教育本身不是问题,高等教育本来就是为社会造就各类精英的。问题是,精英教育(尤其是社科人文)能培育出中国社会亟需的君子,或培育出“有灵魂”的人么?从实践的角度看来是不行的。
-
就是这篇文章得罪了知识界的自由派
1月22日,中山大学公布了对在会议上当众掌掴甘阳的青年教师李思涯的调查结论,同时宣布将其解聘。1990年代,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争论中,甘阳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批评当时国内学界的自由主义是“中国知识界的集体道德败坏症”。这篇文章被视为开罪了知识界的自由派,从而使他被打入“新左派”阵营。
-
有独立自主的共和国,才有儒家复兴
建立一个自主的、独立的、能够对抗列强的一个新的国家,是所有人的焦点。谁能够解决问题,谁得天下。需要强调的是,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中,真正自主独立的国家是非常少的,中国是极少数自主独立的共和国。这是今天儒家文明和中国价值复兴的基础。
-
争论一下何为古典学“正宗”也好
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都不存在什么“正宗”或“不正宗”的古典学。考虑到古典学的学科身份从来就不单纯,而是横跨多个学科,这点就更清楚了。某一学科、某种学术进路或某个学术“成果”与古典学或亲或疏、或近或远,甚至就是古典学。
-
“我们的古典教师是如此狂妄无知”
今年恰逢“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各种相关学术活动整装待发。最近有文章以《古典学不是刘小枫他们搞的那套》名义出现在媒体上,引起了一些争议。观察者网就此联系刘小枫教授。他表示:“这个热闹恰逢其时”。
-
无论古典学是谁的,我们首先要自信
中国人不管研究中国还是研究西方,都需要有一个相当宏观的图景:中国到底是什么并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具有世界文明史意义的问题。中国人对中国崛起的世界历史在心理上并没有做好准备,表现出来对我们文明的信心度,可能远比别人估计的要低得多。
-
“美国学”如何诞生于美国崛起时代
美国研究的兴起和繁荣,是和一战后美国的自我定位和自我理解密切相关的。从事美国研究的学者,以解释美国经验和探求“美国心灵”为职志。欧洲文明的衰落,激发了美国知识分子对美国自身主体性的探求。
-
以改革开放的名义——北大“燕京学堂”事件引发的感想
北大“燕京学堂”沟通会是校方主政精英与北大“人民”的对话,就形式而言,具有民主政治风度。按我的初浅政治常识,任何统治形式都是且只能是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是否有良好的治理,则取决于这些少数人是否有政治德性。
-
点评2013年3月北大校长与燕京校友座谈记录
燕京学堂这事当然是个博弈。建校史馆,可以看作主事方对燕京校友的一个安抚,一个交换。不止这些,聊天牵涉到不少别的日常细节,说明校方时时在设法摆平各方利益诉求,这既全不是情真意切的“相爱”,也不全是虚情假意的“想杀”,就是实际的利益运作。
-
燕京学堂风波:屌丝们的胜利
真正的北大人敬畏北大,敬畏北大的一草一木,不敢轻举妄动。咱捐款得卖北大声誉,不能挖地三尺砸锅卖铁,不能为笔钱连正常日子都不过了。卖声誉,北大能卖的比清华多。
-
如何像北大学子一样眷恋一块草坪
眷恋一块草地可不是随便就行的,没几个文学用典怎么行?这就来学习一下北大人的文学用典,也正好观察北大人的文学情感世界如何构成,是否独特,高度如何。比之北大人的论文、著作,这种融入日常生活情感的文字才更加具有代表性。
-
燕京学堂沟通会录音稿校勘终极版(一)
7月9日,针对燕京学堂选址等相关问题,北大召开专题沟通会,面对面回答师生问题。此文是王班班同学根据沟通会录音整理的会议记录。
-
燕京学堂沟通会录音稿校勘终极版(二)
7月9日下午,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人头攒动。历史系学生王班班以其史家的责任感,对过程进行了忠实记录。
-
那些燕京支持者的声音
“此时需要更多的建设性意见。北大人从来不缺乏窝里斗的热情,所以要避免的是消耗精力打口水战。”在微信公众号“静园声音”7月9号未署名的特稿中如是写道。
-
燕京学堂损失了北大的文明高度么?
如果您到现在还没有关心过北大象牙塔里的“燕京学堂”风波,现在值得关注一下了。已经有权威学者宣称,此事关乎中华文明的生死存亡。套用外媒最近的流行说法,那就是“如果燕京学堂建成,中国将成最大输家。”我们来认真关心一下。
-
北大的文明定位与自我背叛
北大“燕京学堂风波”持续发酵。两位著名校友甘阳、刘小枫联名撰文,从“英文北大”切入,进而指其为“租界学堂”,最后彻底否定,要求废除该项目。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
-
中山大学解聘殴打学者甘阳的青年教师
中山大学近日公布“教师殴打院长”事件处理结果:博雅学院讲师李思涯在办公场所当众殴打同事,严重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除其教师职务聘任合同。[全文]
-
广岛原子弹爆炸70周年,来读一篇20年前的旧文
1945年以来,在“恐怖的和平”之下,已经好久没有世界大战了。但我们不应忘记,这五百年来,世界一直都是笼罩在西方军事传统的影响之下,战争仍威胁着整个人类。70年前两颗原子弹,既彻底击垮了日本“一亿玉碎”的决心,迅速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给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以无以伦比的震动。二十年前的甘阳,则从伦理,从道德,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的切入,讨论了原子弹轰炸揭示的人类所面临的多重困境,今天我们推送这篇思力深刻、条理明晰的长文,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时下,尤具有现实意义。[全文]
-
风波之后 北大燕京学堂完成首期招生
5月5日,刚度过117周年校庆的北京大学动作频繁,先是举行“马克思楼”奠基仪式,其后又宣布去年5月5日推出的燕京学堂已圆满完成招生工作。据介绍,燕京学堂2015级中国学硕士研究生录取的99名学生中,大陆学生24名,分别来自北京大学等12所高校;国际及港澳台学生75名,分别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33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46所高校。去年5月,北京大学首次对外宣布正式启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计划。由于选址及何谓“中国学硕士”等问题,引发北大师生的反对和公众的质疑。[全文]
-
甘阳汪晖刘小枫齐聚一堂,谁在谈马克思
1月10日,“经典与解释”丛书十五年研讨会举办。[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