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反腐不止一阵风暴,背后是一场系统战役
今天医疗领域存在的严重腐败现象,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医疗“商品化”进程。反腐是必答题和先手棋,起到震慑和打开局面的作用,但最终要实现的,是整个医疗体系的机制重构。[全文]
-
效率低、利润少?单靠西方理论,不可能真正理解供销社
做大做强供销合作社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之所以出现一些担心、焦虑,主要是由于对供销合作社、对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对农业农村的现实、对经济学理论不够了解而造成的。[全文]
-
三明医改,如何在质疑声中乘风破浪?
三明医改也一度面临着激烈的争论,立场的分歧、视角的不同,都导致对三明医改的不同看法。三明以闻过则喜的态度,理性对待一切评判,不断完善政策,用事实证明了三明医改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成功改革。[全文]
-
新中国不用政治经济学,今天恐怕还不如印度
随着我们进入新时代,经济工作迫切需要基础理论的创新,首先要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意见。比如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19世纪的产物,那时连中央银行都没有,它怎么能适应今天?还有人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不是实际应用的科学。[全文]
-
那些抗疫白衣天使,让我想起《英雄儿女》的一句词
从今年1月底武汉进入紧急状态开始,我一直被一种东西感动着。虽然过去因为工作,我也到过许多医院,听过许多关于医生的动人故事。但是我仍然觉得,很难找到一个词、一句话、一首诗,来礼赞2020年那些奔向疫区和坚守岗位的白衣战士。[全文]
-
每个中国人都该感谢申纪兰老人家
66年代表生涯,她提出的建议和议案涵盖“三农”、教育、交通、水利建设等各领域,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有涉及群众利益的小事,山区交通建设、耕地保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干部选举、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等,不断得到采纳。[全文]
-
给武汉市委市政府的七点具体建议
要说清楚:可以利用哪些家庭现有的设施进行预防?发现哪些症状应该在家休息并自我护理、如何进行自我护理?发现哪些症状应该去什么地方就诊,如何做好就诊过程的自我防护,如何与医生配合?[全文]
-
弥补当前社保制度的短板,不该忘了前30年的经验
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路径不同,新中国在经济发展起步的阶段,就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超越了西方国家“先发展市场经济、再建立社会保障”的路径,避免了经济发展早期巨大的社会成本,走出了一条社会和经济同步发展的道路,实现了人力资源水平的大幅度跃升。[全文]
-
中国与巴新的合作为南太平洋带来新世界曙光
浩瀚的太平洋,见证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富裕,也见证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分化和动荡。1976年同巴新建交,中国和巴新等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发展,就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亚太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作出新贡献的一个缩影。[全文]
-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不可分割的
当前在实际工作中,那种用孤立、静止的方法看待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观点还时常出现。譬如,有人认为:既然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积极性,那么今天就应该继续“分”下去,实行土地私有化;既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那么今天就要继续缩小和限制政府的作用,把一切交给市场……[全文]
-
穷国古巴,为什么医疗卫生事业能远超美国?
古巴就经济来讲是穷国,但是人均寿命为79岁,千人均医生数为6.7名,远超过美国。美国垄断的医药企业研发药品往往注重于面向富贵病和生活方式病,甚至宠物疾病,而社会主义国家古巴,药品研发则着眼于满足大量的普通普惠性的需求,从而可以为普通民众提供价廉物美的药品。[全文]
-
养老教育医疗,“三驾马车”还是“三座大山”?
目前大搞“养老地产”的企业,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提供长期护理、医疗卫生等服务上,因为这些环节投入大、利润低、风险大,远不如炒作房价来得快。这些地产大佬真的是要做养老吗?其实质是借着养老的旗号,规避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实质仍然是房地产。[全文]
-
“资本不干政”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中央纪委副书记杨晓渡表示,有资本希望在掌握经济权力之后,谋取政治上的权力,这是十分危险的。这话提出了中国的一个制度优势,同时也是中国制度的底线,那就是:政治是政治,经济是经济,不允许资本和政治权力的合作。[全文]
-
经济增长源于“小政府”?王岐山在两会这样回应
王岐山同志在北京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政府’历来是广义的,承担着无限责任。在党的领导下,只有党政分工、没有党政分开,对此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文]
-
习近平讲出了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习近平提出构建大多数国家主导、让大多数国家分享改革成果的全球化的思想。这同其2013年提到的“正确义利观”一脉相承。我们需超越资本主义全球化,找到一条实现人类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道路。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自身的发展。 [全文]
-
国企拖累东北经济?那怎么解释上海
有人说东北经济的问题,关键是国有经济比重过高。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实际上,我国国有资产占比最高的省份是上海,其资产、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占据全国地方国资系统的1/10、1/8和1/5,如果算上在沪央企,比例更高,而上海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最高、最为稳健的地方之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