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科多:为什么94岁的杨振宁还要参加一场论战
关键字: 对撞机高能对撞机高能物理超级对撞机加速器杨振宁丘成桐有网友整理了该书记载的杨振宁有关言论:
1972年举行的“高能物理发展与展望”的座谈会上,杨振宁力排众议,不赞成中国花费上亿美金的代价建造高能加速器及全力发展高能物理实验研究的计划。杨振宁说:“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但我不觉得应当就是在高能加速器方面;”“如果有一亿美元为什么不拿来造计算机,发展生物化学,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一定要拿来研究高能加速器?”“建造贵的加速器与目前中国的需要不符合。”
1978年8月,杨振宁在与张文裕、周培源、吴有训、钱三强等物理学家座谈时,依然表示不赞成中国急于建造大型加速器,认为大型加速器的建造对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并不重要,“三十年内对农业的影响很小,对工业和国防的影响也不太大。……到本世纪末,中国如果在国防上不能保卫自己,即使在高能物理上很先进,也没有一点用处。”
1980年初,在广州从化召开粒子物理国际会议期间,众多海外华裔物理学家共同参与草拟了一封致中国政府支持BPS建造的信,参与者一致签名表示赞同。杨振宁则避开了这次活动。之后在一封公开信中他再次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在信中提到“八七工程”在中国有很强烈的反对意见,BPS建造计划“被认为像是一个‘超级强权’,而其它的领域是‘第三世界’。”他表示:“我不能够无愧于心的去签署这一个文件,因为我认为真正需要的不是我的签名,而是中国人民的签名。”(观察者网注:“八七工程”指高能物理试验中心工程,以50GeV高能质子加速器为建造任务)
对于这段历史,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回应杨振宁的文章中说:“(杨振宁)自70年代起就反对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幸亏小平同志听从了李政道等其他著名科学家的建议,才有了今天的高能物理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及其重大成果……”
一位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以“清风正阳”为网名,在知乎上称杨振宁:“他从80年代公开反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观察者网注:BEPC)及其它加速器项目”,得到网友回复:“杨当年反对的是质子对撞机,不是正负电子对撞机。”
正负电子对撞机是质子对撞机的缩小版,由李政道精心设计,加入了同步辐射光源的应用设施。当时吴健雄、袁家骝夫妇建议中国建造质子加速器,被邀联名的李政道在建议书上加了一个关于电子加速器的附录,强调小型电子加速器的价值。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两位老师考证,李政道对于“八七工程”这种“超高能”加速器建设计划也并不十分热心,“只不过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领导人的尊重,他一直努力帮助中国,尽力促成其高能加速器建造的早日实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工程耗资比较低,而且性能比较先进,因此李政道热心予以支持。”
显然,李政道和杨振宁态度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对祖国科技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杨振宁认为正负电子对撞机做得很成功,代表中国有相当聪明而且很有能力的人,而包括李政道在内许多人帮忙联络美国和欧洲实验室的合作,都是有功劳的。对于加速器做同步辐射的研究,杨振宁也是支持的,当然,杨振宁并不认为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实验结果在物理科学上有太大的意义。
由于这次争论中,涉及一些历史细节的误会,这里再次澄清:80年代初,杨振宁主要反对的是在明陵的附近建50GeV的高能质子加速器的计划。而这一次,从他反对的理由看,他主要反对的也是丘成桐在新书中提出的在山海关附近建造的下一代质子对撞机。
再来看看杨振宁是如何劝自己的学生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孙武
-
伊朗、俄罗斯明确表态,伊拉克民兵跨境支援 评论 20“数十年来首次,阿根廷找上中国” 评论 170俄叙24小时击毙320人,美国急撇清:意外 评论 192面对美国谴责,格鲁吉亚总理“不屑一顾” 评论 166为了打入特朗普圈子,他们拼了… 评论 13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