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后的乡愁
中国人的乡愁一向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剪不断理还乱,生活愈现代,乡愁愈顽强。2015年的乡愁更是来的突然又来的适时。春节前夕,一位文科博士生关于近乡情怯的讨论,引发了当代“高加林”们的乡愁,纷纷写下了自己的回乡感受,有挽歌,有忧愁,有希望。乡愁在变,正如这位博士故意不选择高铁,却不舍地再乘一次绿皮火车,这轮乡愁是高铁贯通中国时代的一次历史回望,是中国崛起前夕却不能不向身后的一次含泪挥别。
-
教授回乡记:从“封建”主持人到茶馆黑白江湖
和每年一样,三农中心的师生们默默下乡,默默研究,默默耕耘。除了与专业人士就农村问题争论的时候,他们很少引人关注。除了每年几个月待在乡下做调研,今年春节他们一如既往写返乡报告。当观察者网编辑联系他们,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不知道一篇中文系博士写的返乡记在网上火了。
-
和近乡情怯的博士谈谈春运列车
年前,《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引发舆论关注。我们今天不谈感情,我只想与博士生说一说农民工,说一说那春节加开的列车……
-
高加林们,又到回家的时候啦
我偶尔回一次家,我妈剥毛豆拔鸡毛刮鱼鳞,所有我们一律交给菜市场完成的工作,她都亲力亲为,否则,毛豆不鲜鸡肉不鲜鲫鱼不鲜。这前现代的生活,以它全部的抒情性构成了我无法面对的拷问。每次回去,每次逃兵一样离开。对于躁动的灵魂,故乡只是疗伤机制。
-
“英雄莫问出身太淡薄,就像在说我”
近期,知名导演贾樟柯拍摄了宣传片《一个桶》,却被网友吐槽“城里编剧才用沙子装鸡蛋!”从贾樟柯的生活经历来看,他倒并非完全没有乡镇生活的经验。在其随笔中,时时提及自己对于乡土叙事的理解,但也自陈“我搞不清我为什么会如此矫揉造作”。
-
“公知”在中国为什么变成了贬义词
不知何时何故,“公知”在当今中国的话语体系里已悄然成了一个贬义词。如此一来,是否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只要生活在象牙塔和书斋里?然而,知识分子都有“忍不住的关怀”,我们确实也需要对中国目前的公知提出更高的要求。
-
连红楼梦都不读,还想追妹子?理科男竟从此改变人生
填志愿是技术活,它既决定你将在哪所大学打《王者荣耀》,又决定你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可是,大学专业真的重要到决定你的一生吗?未必。许多人从事的行业跟学习的专业没半毛钱关系,但照样混得风生水起。譬如这位大牛——
-
当父母和你唠叨,他们是在说什么
像过年这样的家庭团圆的日子,是释放情感的非常重要的仪式,乃至于这个时候一点小事也会触发脆弱的神经。父母的唠叨其实不仅在于释放他们自己的情感,事实上也在消解父辈们的竞争压力。而且,家庭空间的重构渐渐地使老人们失去了家庭生活经验的习得。
-
视频软件里的世界尽头和内容创业者的残酷物语
昨晚,《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一文刷屏朋友圈。文章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透过一款视频APP窥探中国农村,还所有人一个悲天悯人。近年来屡屡有“返乡体”文章刷屏,基本都出自“博士”之手。
-
文科生看过来| 知道找工作为啥难么
最近有几位年轻朋友向我抱怨“就业难”的问题:他们在985、211高校都有华丽的学历。可是一到毕业季,就业的压力便来得格外残酷。我对这些年轻朋友表示深深的同情。客观地说,他们都是勤奋向上的好青年,而文科专业今天的“就业难”,恰恰是文科专业十几年来“野蛮生长”的结果。
-
回乡记:没有父辈扶持,农村青年很难成家
目前的农村青年群体有两支大军,一支是新生代农民工,一支是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就业或许比农民工要好,但收入相当。其中的大多数如果选择在城市生活,没有家庭代际支撑都相当艰难。村庄里不乏父辈无力或不愿为子女提供支持的,这样的家庭,要么儿子打光棍,要么就是不完整家庭,离婚成为村庄边缘户。
-
北大才子,你真想把家乡弄成那样?
近日,一篇名为《北大才子:真实的中国农村是这样的》的文章在朋友圈被疯狂转发。作者推崇宗族秩序,对于农村凋敝原因的分析多多少少掺杂着对过去农村社会田园牧歌式的美化,对于农村未来出路的展望,又不可避免地因为“留住乡愁”的愿望而扭曲。
-
给儿子结完婚就穷了
在农村婚姻市场,车子房子以及高额的彩礼都是需要父母负担的,几十万的花费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巨额费用,很少有家庭可以一次性负担得起,往往孩子结婚了父母半生的积累也被掏空了,有的甚至还要靠借债来完成这一任务。
-
拳头统治农村学校
每年回家,总会找邻居弟弟妹妹们聊聊天,问问他们在学校的情况。去年邻居妹妹代莹小学毕业上了初中,问她在新学校感觉怎么样?她居然说出一句让我惊愕不已的话:“现在的学校又黑又乱,我都呆不下去了。”我不信,又问与她同龄同年级的李小权,小权一脸不屑地说:“切,现在哪个学校不是这样?”
-
乡愁,也许是最后一次了
我们所有人都处于过渡转型中,感受改革的阵痛,但农民工无疑是其中最为凸显的群体。在工农收入差距之间,他们不得不离乡,甚至忍受异乡的年,因为城市给予财富;但他们却长久地保留乡愁,在微薄的打工收入与高额的消费水平之间,他们不得不最终选择回乡。
-
回乡记:不光是活着的人要过年
“你们现在回老家去,家里什么也没有啊,怎么过年?”听到母亲在电话那头说跟厂里请了假要提前一天回老家过年时,我担心地说道。她答道,这一年到头人不在家把门锁着,过年时哪还能那样?过年时家里不能没有人气啊。怎么着也得回去贴一贴对联门画,去给祖先们上上坟吧。
-
回乡记:治癌
黑娃和老熊因为老伴患上癌症经历了相似的遭遇,无助之中黑娃紧紧的抓住了宗教这根稻草,希望在信仰中寻找生的希望,而老熊面对着妻子的自杀,选择了一种对生死无所谓的态度。没有检查,但是他说自己可以感觉到自己也得了癌症。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
-
另一封文科博士来信:她们不怀念农村
农村的鼎盛期正在逝去,但这不等于说农村以前存在过田园牧歌的美好生活。道德评判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全文]
-
文科博士为什么害怕过年回农村老家
“你现在能拿多高的工资?”[全文]
-
文科生让国家掉进中等收入陷阱?6名文理科学者同题研讨
-
林毅夫:发展中国家文科生多原因在于文科教育成本相对较低
中国人民银行上周发表的一篇工作论文引发了社会争议。央行指出,应当“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周日在出席“上海之巅读书会”活动时表示,发展中国家文科生很多,同时经济发展普遍不好,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见得有因果关系。[全文]
-
返乡毕业生:上大学难道就是为了不再回到家乡?
澎湃新闻1月24日刊载了两封信,分别为西安外国语大学一位名叫韩蓉的毕业生给该校青年讲师王昱娟的去信与王昱娟的回信。韩蓉的去信中陈述了一个返乡毕业生的苦闷:回到家乡工作本是她的理想,却被家乡的亲人钉在了“成功学”的耻辱柱上——“我们去读书、去上大学,难道就是为了不再回到家乡吗?”这句振聋发聩的发问,如同八十年代轰动一时的“潘晓来信”一般,诉说出了一整个时代的精神困顿。青年讲师王昱娟则在回信中对韩蓉的困惑作出了真挚的解答。[全文]
-
日本政府推动公立大学废除文科 遭各方反对
日本政府正积极推动大学教育改革,其中引起日本社会极大争议的一点是取消公立大学的文科专业设置。日本社会已经开始大范围针对文科教育的反思,很多文章认为:“如果知识不能变成出卖的商品,最终不能变成金钱,那么便是无用的知识”这样一种观点具有极大危害性,会对未来日本的长远发展造成伤害。[全文]
-
北京2020年起高考不分文理 文理科目6选3
据京华时报报道,4月7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简称“北京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向社会发布:从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全文]
-
央视调查:农村女博士儿媳网络长文背后
2016年春节前夕,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全文附后)的文章,在网络上被刷屏,文章以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记述了婆家三代人的命运变迁以及所在农村的状况,文章首发的阅读量超过了最高统计10万,之后被大量转发,迅速成为春节期间的一个热议话题。黄灯,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她是广东一家高校的传媒专业教师。这篇在她自己看来既不是最出色,也不是最尖锐的文章,为何会引起了最火爆的舆论关注?文章记述的是个怎样的家庭?这个家庭又嵌在怎样的一个农村中?3月初,央视《新闻调查》的记者和黄灯夫妇一同回到了位于湖北孝感的老家丰山镇丰三村,通过和这个家庭中的不同人物的接触,来了解文章背后的故事。[全文]
-
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融入文科试题材料
春节长假一结束,高三学生们就进入了高考“备战”模式。今年广东高考将重新使用“全国卷”,命题方向一直备受关注。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刊登了名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文章,透露今后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全文]
-
有温度的视觉:40年,故乡在我的照片上
10月26日,新浪图片发布了一组摄影作品。这些照片来自于一位生活在嘉陵江边的老人。40年来,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家乡的爱,为故乡留下了几万张照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老人的作品,也听听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全文]
-